各類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種類很多,大致可以依「血液的組成部分」來分類: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以及血漿/凝血因子。下面整理常見的各類血液疾病:

一、紅血球相關疾病

  • 主要影響輸送氧氣的功能,常導致 貧血。
  • 缺鐵性貧血:最常見,因鐵質不足影響血紅素合成。
  • 巨幼紅血球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造成。
  • 溶血性貧血:紅血球壽命縮短(如遺傳性球形紅血球症、G6PD缺乏症)。
  • 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受損,紅血球不足。
  • 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遺傳性血紅素合成異常。
  • 鐮刀型貧血(Sickle cell anemia):基因突變導致血紅素異常,紅血球變形。

二、白血球相關疾病

  • 主要影響免疫功能。
  • 白血病(Leukemia):骨髓異常增生,分為急性/慢性、淋巴性/骨髓性。
  • 淋巴瘤(Lymphoma):淋巴系統惡性腫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 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造血幹細胞異常,血球製造功能失常。
  • 白血球減少症:可能因化療、感染、免疫問題引起。
  • 嗜中性球缺乏症(Neutropenia):容易反覆感染。

三、血小板相關疾病

  • 主要影響止血功能。
  • 血小板減少症: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ITP)。
  • 血小板功能異常:數量正常但功能不足。
  • 血小板增多症:反而可能造成血栓。

四、血漿與凝血因子疾病

  • 與凝血功能異常有關。
  • 血友病(Hemophilia):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容易出血。
  •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嚴重感染或休克導致凝血系統全面啟動。
  • 維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無法正常生成。
  • 范‧魏伯氏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最常見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

五、骨髓與全身性血液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惡性增生,會破壞骨頭、影響免疫。
  • 真性紅血球增多症:紅血球過度增生,血液黏稠。
  • 骨髓纖維化:造血功能被纖維組織取代,導致貧血與脾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