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要起床尿尿十幾次,卻查不出病因?」
『可能是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大林慈濟醫院婦女泌尿中心婦產科許鈞碩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因一有尿意便會膀胱疼痛,不尿不快,常白天需上廁所二、三十次,晚上也要起床五、六次,甚至十幾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透過檢查確認病因後,患者可接受一系列治療以改善症狀。
什麼是間質性膀胱炎?
許鈞碩醫師說明,間質性膀胱炎又稱膀胱疼痛症候群,台灣每10萬人中約有300人罹患,罹患率逐年增加,患者多為女性,年齡不限。患者常因頻尿、夜尿、小腹疼痛等反覆症狀四處求醫,但尿液檢查無細菌感染,查不出病因,藥物效果不佳。經過一至兩年求醫後,透過膀胱鏡檢查發現膀胱容量減少、點狀出血,甚至膀胱纖維化,才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因膀胱黏膜破損,尿液中的鉀離子刺激膀胱肌肉層,導致尿意時膀胱疼痛,解尿後才緩解。
(間質性膀胱炎的膀胱示意圖可置於此處)
要怎麼治療呢?
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
- 膀胱水擴張手術:透過擴大膀胱,阻斷控制膀胱疼痛的細微神經,於3至6個月內緩解疼痛,並改善頻尿症狀。
- 膀胱灌藥:每週兩次於膀胱內灌入肝素,連續6週,修補破損的膀胱黏膜。
- 口服新藥:若患者仍有疼痛,可服用在尿液中轉換為肝素的口服藥。
接受上述治療後,約50%以上的患者疼痛症狀可改善,夜間頻尿次數減少,對生活品質提升有顯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