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PO訪談(八)身體自我療癒的信念

1987年一場車禍,當時造成左腳踝骨折及右膝韌帶斷裂。吳小姐花了將近四年才將左腳踝的傷害,治療到能應付生活需求的滿意程度。

車禍後多年來,由於治療重點幾乎放在左腳踝的傷害上,而忽略了車禍當時也受到不小創傷的右膝關節,因為沒有明顯外傷,讓右膝傷害的症狀在左腳踝治癒後才開始被注意到。

吳小姐原本以為,右膝的疼痛不適感是由於左腳踝治療期間,她長期將力量偏重於右腿,以及腳踝傷害治療後她經常性穿高跟鞋行走所導致。直到2008年吳小姐發現膝關節的疼痛難耐程度已不容忽視,才開始積極尋求治療。治療過程中,吳小姐注射過玻尿酸、接受過關節鏡手術,被建議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截骨手術以及穿鐵鞋(長下肢裝具)治療等。

吳小姐是知名報社周刊的資深總編輯,對於資訊的分析,有優於一般人的專業能力。求醫過程,她從不同的看診醫師中,聽到一個對於她疾患的共同說法:『妳關節內的軟骨已經嚴重磨損,軟骨無法再生,所以建議你接受XX治療…..。』

但對於軟骨無法再生,吳小姐心生存疑,她有很強的信念認為:身體組織應該多少有自我療癒的能力,為何軟骨無法再生?吳小姐不斷地蒐尋醫學文獻資料,試圖對心中的疑惑找出答案,對於膝關節的確切治療,她則等待一個符合信念的契機。

2009年,吳小姐的老同事傳給她關於慈濟大林醫院關節中心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訊息,她上網查,才知道該中心使用關節鏡施行軟骨再生手術的做法,無獨有偶,她也從康健雜誌讀到呂醫師的專訪文,其中呂醫師提到「軟骨可以再生」的說法,讓她如獲至寶,於是當下決定不辭辛勞,從醫療資源夠豐富的台北赴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求診。

門診中,吳小姐將藏在心中多年的疑慮提出,主治醫師一一回答她的問題,並對治療過程的前因後果做詳細解說,專業護理師提供的 KHPO(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 影片,讓她很清處知道,接下來自己將面臨的療程為何,包括復健師教導手術後居家復健運動的細節等等。這樣的專業醫療團隊讓她留下極深刻印象,毅然決然接受與她信念相符,軟骨可以再生的 ACRFP 手術治療。

已經從職場退休的吳小姐,手術後十分注重膝關節的保養工作,僅管已經接受手術一年,居家復健運動仍持續進行,任何負荷過重或行走引起膝關節不適的動作,她都格外小心注意。

『提供病患清楚透明的醫療資訊十分重要,不要讓病人覺得自己像白老鼠,看病還得靠運氣。』吳小姐對於長年經歷繁複且療效不如預期的求醫經驗有充分無奈的感慨。

『病患總不免會心急,希望恢復速度能夠更快,但我仍然相信身體的自癒能力,我會靜靜地等待新生的軟骨為我帶來新的「膝」望。』

logo8.png ss01.pngss02_copy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