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PO訪談(一)術後復健要持之以恆

陳董事長,現年65歲,新北市一家射出成型工廠的負責人

37歲開始每天5000公尺慢跑、晨泳、打高爾夫球等運動,持續將近30年

幾年前開始感覺到膝關節疼痛,陸續看過三位大型教學醫院骨科醫師,皆被告知需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

陳先生認為自己的膝痛應是長年運動所累積的運動傷害,為何需走到置換人工關節的地步?輾轉求診期間,因緣際會由朋友處得知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呂主任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 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的治療方式,於是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南下求診。

看診後,陳先生被告知是第三期退化性膝關節炎,屬於 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治療的適應症,但手術排程卻是在九個月之後。由於等候時間太久,當時陳先生無法接受,但幾經思量,他認為關節鏡手術傷害不大,並且不用換人工關節,加上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多年來已有無數成功案例,最重要的是,在看診期間與醫師針對病況的專業討論,讓他對主治醫師完全信賴,最後決定選擇等待。

陳先生於2011年3月接受ACRFP手術,術後他服用一週的止痛藥後就沒再服用過任何藥物!

手術後一週陳先生可自行緩慢移動從住家一樓至二樓起居室,日常生活皆能完全自理。由於對雙腿手術相當滿意,陳先生十分注重手術後雙膝的保養工作,他完全接受並配合醫療團隊的手術後復健指導及建議,在家進行持續性復健運動。陳先生坦誠,術後之初的復健運動做起來患部真的很痛,讓他幾度想放棄或偷懶不做。但他十分清楚,若要讓膝關節回復正常功能,光靠醫護團隊是不夠的,病患本身一定要自發自律,要能捱過復健運動的疼痛期。

如今,陳先生持續每天一小時的健走運動,僅管手術已經兩年,他仍每天進行術後三款復健運動,沒有一天中斷。他依照院方關節中心安排的時間定期回診,將手術後兩年的膝關節X光片,對比於手術前的膝關節,清楚顯示目前的關節間隙變寬,關節內軟骨有修復再生的跡象。

陳先生術後情況越來越好,對於膝關節的預後,他相當有信心。

『病患一定要相信醫療團隊,醫師幫你手術解決主要病因,但術後保健一定要靠自己,復健工作要持之以恆,不能間斷,再痛也要忍過去。』陳董事長以自身的寶貴經驗,苦口婆心地囑咐即將接受手術及已經接受手術進行復健中的患者。

『給自己的身體一個機會,千萬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陳董語氣堅定地說著。

logo8.png ss01.pngss02_copy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