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話題
痔瘡的治療
痔瘡的成因及症狀
痔瘡就是直腸末端或肛門周圍靜脈叢曲張充血及局部組織病變形成的腫塊。生活上的壓力、排便過度用力、久站、久坐、遺傳、便秘及懷孕等,皆會影響痔瘡的發生,尤其是20至50歲的人最容易發生。常見的症狀有出血、解便疼痛、脫垂、肛門搔癢感及排便困難等現象。
痔瘡的種類
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三種。外痔可在肛門處摸到腫塊,較容易察覺,常發生血栓性外痔並伴有痛及癢的感覺,也會發生出血現象。內痔需要依照病患的症狀及檢查來確認診斷,一般好發於直腸底部,因為此處不具有敏感性疼痛纖維,所以除了初期發生輕微出血現象外,一般無明顯症狀,但當腫脹團塊脫出或下垂到肛門外時,常伴有疼痛的現象發生。混合痔則是合併有內痔及外痔相關症狀。
痔瘡的治療方式
無症狀的痔瘡大多不會造成日常生活的不適,一般可以不需特別的治療。若痔瘡症狀嚴重,造成解便不易、肛門疼痛不舒服、解便出血量多或痔瘡脫垂無法復位,就應立刻就診。長期嚴重解便出血,除了造成貧血症狀外,若有長期解便不正常之現象,有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疾病引起之症狀,所以對於身體發出的警告訊號千萬不可以忽略。
目前對於痔瘡常以外用藥物或手術的方式來作治療。輕度痔瘡應採取保守治療方法,例如痔瘡不會脫出或脫出後會自動縮回時,使用藥物就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重度的痔瘡以採取適當的外科手術治療較佳,例如痔瘡必需用手塞回或固定在外時。
(1)外用藥物:
本院常用的肛門外用藥品有Cinchocaine & Polycresolculfonate(Proctosedy ; Ebodyl)雅伯痔栓劑及Sodium Oleate & Hydroxypolyethoxydodecane(alcos-anal)益痔康軟膏,其具有局部麻醉、止痛、消炎、消腫及止癢之作用,對於痔瘡症狀之緩解有很大的功效。
痔瘡栓劑的保存,應置於室溫下。若栓劑變軟,可放在冰箱中冷藏直到變硬,以便塞入肛門。痔瘡軟膏可用於治療內、外痔。
(2)手術處理方式:
手術方法以橡皮圈結紮法及環狀切除法較為見常。術後會以溫水沖洗或坐浴的方式來清潔手術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和傷口的癒合。其中坐浴的方式是以適量優碘溶液倒入裝有八分滿溫水的臉盆中約泡15分鐘,一天三次及便後使用。坐浴後使傷口乾燥,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另外還會使用止痛、抗生素及軟便劑作為輔助治療。
結論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痔瘡最好的方法是保持愉快的心情,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排便習慣,避免攝取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纖維食物。痔瘡的症狀及治療,應隨個人不同的情況依醫師專業建議選擇最佳治療方法,才能真正解除惱人的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