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運動

飲食、運動、藥物是控制糖尿病的鐵三角關係,而其中運動是最方便、經濟及有效的慢性病預防措施。

一、運動好處:

  1. 增加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糖化血色素。
  2. 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
  3. 增加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高血壓。
  4. 提升高密度(好的)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壞的)脂膽固醇。
  5. 增加肌力、強化骨骼,改善姿態與平衡。
  6. 減輕或有助體重控制。
  7. 對糖尿病前期者有預防進展到糖尿病的效果。
  8. 改善情緒壓力,增強自信心。

二、運動的種類

  1. 先考量患者的身體健康情形、需要及興趣,設計運動的強度及型態 且能達到的目標。
  2. 以有氧運動為佳,建議散步、快走、慢跑、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避免舉重、伏地挺身、仰臥起坐。
  3. 應一星期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中等強度運動指強度達到最高心跳率50-80%。

三、運動的時間

  1. 最好在飯後1-2小時,此時一般血糖開始準備下降,因為在運動開始的前30分鐘,血糖會稍微往上升, 如果飯後血糖正好在上升,反而會增加高血糖的風險,相對的也應避開個人比較容易低血糖的區段,例如藥物作用的高峰或是空腹時段。
  2. 空腹運動,最好能攜帶一些點心食物,餅乾,如果血糖在運動前已經偏低,則應該在運動後30分鐘補充點心,一般運動中如果有低血糖的現象,應儘快補充點心,另外超過2小時以上長時間的運動,即時沒有低血糖,也應適時補充點心。
  3. 運動完後的12小時,會延後性低血糖的發生,應注意是否會發生半夜低血糖,如果睡前血糖低於100mg/dl,應補充一份點心,隔天起床再驗一次血糖,如果睡前血糖有升高,則可省略睡前點心。
  4. 每週運動3-4天,每次間隔不超過 1-2天,一星期至少150分鐘。
  5. 熱量的消耗與運動時間的長短及運動強度有關。每次60分鐘有效的運動:包括暖身(5-10分鐘)、運動(20至60分鐘)、緩和(5至10分鐘)三步驟。

四、運動的注意事項:

  1. 穿著寬鬆吸汗衣服及合適鞋襪。
  2. 運動前接受醫師評估及建議的活動。
  3. 最好有家屬或朋友陪伴。
  4. 攜帶識別卡,避免單獨一人或偏僻地方運動。
  5. 攜帶糖果或含糖飲料,以避免低血糖。
  6. 當發現身體不適,如頭暈或呼吸短促時,需停止運動。
  7. 注射胰島素的位置,要避開運動的主要肌肉群(如:四肢)以免發生低血糖。
  8. 運動前、後必須監測血糖,以了解運動對於個人血糖控制的影響。

延伸閱讀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