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概述
腦中風是一種發生率極高的疾病,且後果嚴重。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近十年來,腦中風一直是台灣十大死因的前二位。大多數腦中風生還者會遺留身體殘障,對個人、家庭、社會及國家造成重大影響。
何謂腦中風
腦中風是指突發性的腦缺血或出血,常導致局部神經機能障礙,症狀包括單側肢體無力、感覺喪失、顏面麻痺及言語障礙。腦中風通常突發,病情在短時間內達高峰。若病情穩定,會逐漸改善,不會持續惡化。
腦中風的流行病學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腦中風發生率逐年上升,佔總死亡人數的10.8%,幾乎每6名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發生率與年齡成正比,50歲以上發生率顯著升高,尤其在每年11月至翌年2月間最高。據估計,腦中風生還者中僅10%能恢復工作,40%有輕度殘障可自理生活,40%有嚴重後遺症需人照料,10%需終生住院。
腦中風的原因
- 高血壓:長期血壓不穩可能引起腦出血或腦缺血。
- 高血脂: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失去彈性,易形成血栓引發中風。
- 其他原因:糖尿病、肥胖、菸酒、心臟病等均為可能因素。
腦中風的處理
腦中風是突發且變化多端的疾病,發病後應立即送醫。若病人昏迷或呼吸不規則,需由救護車護送。應鬆開束縛頸部或胸部的衣物,取出假牙,保持病人側臥或將頸部轉向一側。若有抽搐現象,應用軟枕保護病人,不可強行按壓抽動肢體。
腦中風的後遺症
腦中風後遺症因腦部損傷部位和範圍不同而複雜,可能包括:
- 運動障礙
- 感覺障礙
- 語言障礙
- 嘴歪眼斜
- 肢體痙攣
- 癲癇
- 大小便失禁
- 關節僵硬
- 褥瘡
腦中風的復健
復健旨在通過治療與訓練,幫助病人發揮剩餘功能,恢復正常生活。發病後應逐步訓練,增強功能,幫助病人步行並實現日常生活獨立。病人與家屬需耐心克服困難。出院後,家屬應鼓勵病人盡量獨立,避免長期臥床或完全依賴他人。病人在能力範圍內保持積極態度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