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護理衛教
確診前檢查
攝護腺癌在初期很少有症狀,多半都是在腫瘤較大且壓迫到膀胱或尿道時,才會出現像頻尿,解尿困難,排尿時有疼痛及燒灼的感覺,甚至解血尿。不過由於良性的攝護腺肥大也會有類似的症狀產生,所以有時也很難以這些症狀來判斷是否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發生遠端轉移的時候,最常轉移到骨骼,此時多半會引起骨頭疼痛,或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痛的症狀,嚴重的話,還會有病理性骨折的情形。經切片證實為攝護腺癌,需進一步做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掃描(MRI),及骨骼掃描(Bone Scan),以確定腫瘤侵犯的程度與是否有骨骼轉移,決定不同的治療方式。
肛門指檢 |
|||
直腸就在攝護腺的後側,所以醫師可以用食指經由肛門放入病人的直腸,來觸診攝護腺,這樣的檢查就稱為肛門指檢。正常的攝護腺應是柔軟有彈性的,如同握拳時大拇指旁虎口的肌肉,而攝護腺癌觸摸起來卻是如結節般的硬塊,甚至硬如石頭。但如果遇到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攝護腺結石,或做過經尿道攝護腺切除手術及切片的病人,則肛門指檢就不易判讀。 | |||
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簡稱PSA) |
|||
攝護腺的上皮細胞與癌細胞都會分泌PSA,但癌細胞會分泌數倍以上的量。所以若抽血檢驗PSA大於正常值,就要懷疑有攝護腺癌的可能。但由於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肛門指檢、導尿管的置放、膀胱鏡的檢查、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及攝護腺的切片,都會使PSA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所以一旦發現病人有PSA升高的情形,必需先排除其他非攝護腺癌所引起的PSA升高因素,才能下診斷。 | |||
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 |
|||
由於攝護腺是深埋在人體的一個小器官,一般的X光 Godwinlightenment System: 光只能看到外形的影子,而肛門指診有時又會有人為因素的誤差,因此就發展出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可由距離攝護腺最近的位置直接掃瞄,觀察攝護腺的變化。當發現病灶時,還可藉由超音波的引導,將病變切片送檢查,但切片正常,並不一定代表就沒有癌症,有可能是因為切片採樣時沒有取到病變細胞。
|
|||
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 |
|||
為了確實了解病灶與鄰近器官的關係,可以做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較清楚的評估骨盆腔內的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是否有被癌細胞侵犯。 | |||
其他 |
|||
倘若懷疑有骨頭的轉移,還要做骨骼掃瞄,或是胸部X光檢查,以觀察是否有肺部轉移。 |
治療
相關醫療照護
自我照護
小知識 |
|||||||||||
膀胱癌統計數據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全國癌登資料顯示,2022 年膀胱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 1.92%,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 2.21%。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 12 位、女性為第 17 位;死亡率的排行於男性為第 11 位、女性為第 13 位。2022 年初次診斷為膀胱惡性腫瘤者共計 2,507 人,占泌尿器官的 40.20%;當年死因為膀胱惡性腫瘤者共計 1,145 人。
|
|||||||||||
為什麼會發生膀胱癌? |
|||||||||||
膀胱癌原因關於膀胱癌發生的真正原因到目前為止並不完全清楚,但醫學界認為下列幾個因素可能與這個疾病有密切的關聯:
|
|||||||||||
營養叮嚀 |
|||||||||
營養建議
|
|||||||||
營養重點 |
|||||||||
營養要點
|
|||||||||
膀胱癌-護理衛教
確診前檢查
膀胱癌有什麼症狀? |
|||||||||||||||
膀胱癌症狀由於位置的關係,膀胱癌初期多半無法直接被觸診到。常見的症狀分述如下:
|
|||||||||||||||
如何確定得了膀胱癌? |
|||||||||||||||
膀胱癌診斷方法
|
治療
相關醫療照護
自我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