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

◆ 小知識

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全國癌登資料顯示,2022 年食道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 2.17%,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 3.81%。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 6 位、女性為第 25 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 5 位、女性為第 20 位。2022 年初次診斷為食道惡性腫瘤者共計 2,831 人;當年死因為食道惡性腫瘤者共計 1,980 人。

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有喝酒、抽菸、檳榔,統計顯示因喝酒引起食道癌是一般人的 2~4 倍,如果喝酒再加上抽菸嚼檳榔,罹患食道癌的危險性更是大為增加。還有胃食道逆流由於胃液反覆由胃部逆流到食道,長時間的刺激下,容易導致細胞病變引發食道癌,時常吃刺激性、醃漬類或是太燙的食物也會增加危險性。

◆ 營養叮嚀

◆ 良好的營養狀況好處

  • 能抵抗治療產生副作用,才可對抗腫瘤治療。
  • 維持體力,防止身體耗損。
  • 增強免疫力。

◆ 吃的時機

  • 訂下吃正餐和吃點心的時段(7、10、12、15、18、20點),時間到了就吃。
  • 兩次治療之間或下次治療之前。
  • 隨時感覺到餓或想吃東西時。

◆ 吃的注意事項

  • 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一日6餐以上),勿一次進食過飽。
  • 餐間勿喝下太多的湯或水,以免過度飽脹(餐後1小時再攝取水份)。
  • 隨時準備點心或飲料,好方便補充營養。
  • 用餐後適度活動,促進腸胃蠕動(如:散步)。

◆ 吃的有趣

  • 請朋友或家人幫忙準備餐點,讓親友陪您一同用餐。
  • 愉快的進餐環境(如:餐桌、小餐具等)。
  • 欣賞有趣的電視節目或悅人的音樂邊吃飯。

◆ 營養重點

  • 維持理想體重。
  • 均衡攝取六大類天然食物(包含全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低脂乳品類、豆魚肉蛋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 高蛋白高熱量飲食:由奶類、五榖根茎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等六大類食物中攝取豐富的營養素,並採用高熱量、高蛋白飲食;避免只喝湯不吃肉,造成體重流失。
  • 少量多餐:將飲食分成3正餐3點心,每日至少進食六餐次以上,細嚼慢嚥每餐進食時間應約有20—30分鐘。
  • 若食量少可採用可以體積小但蛋白質及熱量高的食物供應,如高熱量、高蛋白質之市售均衡配方。
  • 適合的烹調方法:清蒸、水煮、芶芡、燉。選擇新鮮、質地柔軟食物,例如:稀飯、麵條、麵線、瘦肉粥、蒸蛋、豆腐、魚肉、冬瓜等食物,調製成適合進食的軟食或流質飲食。
  • 避免食用油炸、煙燻、燒烤、燒焦、醃漬、纖維粗等不易嚼爛食物。
  • 菸、酒、檳榔等易助腫瘤生長,應戒除。
  • 應避免食用過燙、溫度過高的食物,因燙食易對食道會產生不良的刺激,或使傷口惡化。
  • 放射線治療期間,若胸部及食道發生灼熱的感覺,改食冷的食物或是冰涼的牛奶、霜淇淋等,以舒緩不適症狀。

◆ 軟質飲食

  • 五穀根莖類:稀飯、充分煮爛麵食(糊麵條、麵線、冬粉、粿仔條)、麥粉、麥片、米麩、蘿蔔糕、碗粿、地瓜、馬鈴薯、山藥、蓮子、薏仁、紅豆、綠豆、花豆。
  • 肉魚豆蛋類:細碎絞肉、肉末、鱈魚、吻仔魚、蒸蛋、蛋花、嫩豆腐、豆漿、豆花。
  • 蔬菜類:新鮮葉菜類、冬瓜、大黃瓜、白蘿蔔、紅蘿蔔、蔬菜汁。
  • 水果類:新鮮質地軟的各種水果:木瓜、西瓜、哈密瓜、奇異果、香蕉、葡萄、蘋果泥、新鮮果汁。
  • 奶類:牛奶、霜淇淋、乳酪、市售配方奶。
  • 油脂類:蔬菜油、植物油、鮮奶油、芝麻糊。

◆ 流質飲食

  • 天然食物飲食:可將製備好的軟質飲食,放入果汁機或是食物調理機中打成流質即成。
  • 市售營養配方飲食:請依據營養師設計之配方食用。

◆ 管罐飲食

  • 採均衡粉末市售配方、罐裝市售配方,一天6次食用。

食道癌-護理衛教

確診前檢查

檢查方式

影像檢查

  • 電腦斷層掃描(CT)及磁振造影(MRI): 能精確了解病灶大小、數目及位置,以及是否侵犯到鄰近組織及淋巴結。
    相關影片:認識MRI磁振造影檢查
  • 正子攝影(PET): 檢查癌細胞是否有轉移至淋巴結或其他器官。
    相關影片:正子造影檢查
  • 骨骼掃描(bone scan): 主要是在主治醫師懷疑癌細胞可能已轉移至骨骼,如有身體或是肢體疼痛情形,會安排此項檢查來確認。

細胞學或組織切片檢查

  • 上消化道內視鏡(UGI endoscopy): 是利用一條直徑約一公分的黑色塑膠包裹導光纖維的細長管子,利用照相原理將管鏡送入胃部,檢查部位經食道→胃→十二指腸,使上述部位的影像顯示在電視螢幕上,幫助醫師清楚地觀察上消化道內的狀況,檢查上消化道的病變。
    相關影片:認識胃鏡檢查(肝膽腸胃內科)
  • 內視鏡超音波(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是利用內視鏡將超音波探頭送入腸胃道,因此不受腸氣及軟組織或骨頭的影響,同時超音波探頭與受檢部位距離縮短,可以使用頻率較高的探頭,解相力因而提高。
  • 支氣管鏡檢查: 若腫塊位於肺部中央且支氣管鏡可及處,以支氣管鏡檢查為主,使用軟式光學纖維支氣管鏡,在施行咽喉局部麻醉後,經口腔、鼻腔或由氣管切開口進入氣管及其各分支氣管施行檢查,檢查呼吸道的病變,觀察病變的性質及侵犯的程度,再取出懷疑的病灶送病理檢驗。
    相關影片:支氣管鏡檢查(胸腔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