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話題
認識足底筋膜炎
近年來路跑活動風行,越來越多民眾希望透過慢跑活動,提高心肺耐力、維持體重或達到抒壓效果;但也因此越來越多民眾,在跑步過程中因姿勢、跑鞋等問題,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受力、緊繃,甚至罹患足底筋膜炎,而必須中斷慢跑活動,因此,本月專欄帶大家來認識足底筋膜炎外,同時如何預防它的發生。
一、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的一片扇形筋膜組織,後方附著在跟骨內側,前方附著在五個腳趾骨的根部,是支撐足弓的重要結構;足底筋膜炎主要是因為足底筋膜反覆承受不正常拉力,或過度的牽拉與傷害時,會在筋膜連接跟骨的位置產生退化性變化甚至發炎,繼而引起疼痛不適,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的活動進行。
二、那些情況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
1.天生結構異常,例如:扁平足、高足弓、足底筋膜過短等。
2.經常從事某些會加重筋膜張力的運動,例如:跑步、跳舞等。
3.需要長期站立行走的人,例如:老師、美髮理容業、工廠作業員、軍人、田徑及球類運動員、餐廳飲食業者等。
4.經常穿著鞋底過硬或鞋跟過高的鞋子。
三、足底筋膜炎常見的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是早晨下床、久坐或久站後開始行走的前兩、三步足跟劇烈疼痛,痛的位置在足跟和地面接觸面的內側,壓下去會有一個明顯的壓痛點,坐下休息、行走或站立一段時間後,疼痛會漸漸減輕。不過,如果休息稍久再次站立、持續久站或行走過多,疼痛又會再漸漸加劇。
四、發生足底筋膜炎時,該如何處理?
一開始發生足底筋膜炎時,最簡單的處理就是休息不走動、適當的冰敷5-10分鐘,並可在醫師的指示下服用消炎止痛藥,也可做局部深部電療,如超音波、短波,來減輕疼痛及發炎症狀。若症狀在4-6個月皆無改善,則建議手術方式處理。
五、如何預防足底筋膜炎發生或反覆發作
1.鞋內要加上可紓減疼痛點壓力之足跟墊,及避免鞋跟過高、鞋底過硬。
2.減短站立行走的時間。
3.儘量避免提重物。
4.體重過重者一定要配合減輕體重。
5.平常的時候,可做一些足底柔軟操,以下提供四種運動:
(1)腳趾抓毛巾:坐在椅子上,將毛巾平鋪在地板上,腳底板平貼於毛巾上,嘗試以腳趾頭將毛巾抓起。
(2)腳底滾長棍:坐在椅子上,將長棍平放在地板上,腳底輕踩在長棍上,前後來回慢慢滾動。
(3) 腳底伸展訓練:坐在椅子上,足部騰空,腳趾盡量向上牽拉。
(4)弓箭步:雙手靠牆支撐,雙腳以弓箭步站立,重心盡量前傾,腳跟不離地。
以上動作,每次維持五到十秒,視個人情況,每個動作重複五到十次,每天二到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