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專欄
秋涼~遠離呼吸道系統感染
詹舒婷 營養師
隨著酷熱夏日的暑氣逐漸散去,即將進入秋高氣爽的季節,在此時節交替之際,天氣開始轉涼,日夜溫差變化劇烈,許多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疾病容易發生或復發,這些主要是免疫力,細菌、病毒入侵人體所導致,除了要注意隨著溫度的變化選擇適合適的衣物外,更可從日常飲食加強身體防護,讓病源菌遠離。
秋季屬於乾燥氣候,皮膚表面及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容易流失,因此出現皮膚癢、咳嗽、喉嚨發炎、腫痛、口乾舌燥等秋燥現象。在食物選擇上可多食用一些「潤肺益氣」的食材,例如百合、梨子、杏仁、銀耳、山藥等白色食物來預防及緩解秋燥現象,但白色食物多偏寒涼,有過敏性體質者則不建議。以下簡單介紹兩種常見食材的功效及做法:
有平民燕窩之稱的銀耳(白木耳)富含豐富的植物天然膠質,可補充皮膚流失的膠質,讓皮膚保水度增加,緩解皮膚乾燥、搔癢症狀,可與紅棗一同熬煮,具有益氣潤肺功效。秋季所盛產的水果水梨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鉀、維生素C、果膠等營養素。
水梨在中醫上具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等功效,對秋天容易引發的乾咳有不錯的效用,而所含的礦物質元素-鉀,有助於人體細胞與組織正常運作,幫助體液平衡、調節血壓,其富含水溶性纖維-果膠,可降低血膽固醇。
【紅棗銀耳湯】
材料:白木耳2大塊、紅棗10粒、冰糖200g(依個人口味增量)、水2000c.c
做法:1.將白木耳泡水約30分鐘,去粗蒂頭、將白木耳剁開成小朵狀備用
2.紅棗10粒,洗淨後,連同白木耳一同加水放至鍋中,以大火煮開,再以小火煮約
20分鐘,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冰糖燉雪梨】
材料:雪梨1粒、冰糖100g、川貝粉約2茶匙
做法:1.雪梨洗淨去皮、去果核,剖半
2.將果核內放入川貝粉
3.連同冰糖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入兩碗水
在乾燥的秋天進行食補只要多選擇滋潤、好吸收、不會給腸胃帶來負擔的天然食材,就算不花大錢也可以水噹噹並且健康又有元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