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的迷思

使用類固醇的迷思
◎不必要的擔心會影響治療效果
常常聽到病人反應:「醫師,您不要開類固醇給我?我怕發胖和變成月亮臉,聽說類固醇副作用很多,我還是不要吃吧!!」這是很多人對類固醇的誤解,其實正確使用類固醇,不僅能穩定病情,還能避免副作用產生,只要確實配合醫師的治療,類固醇藥物所帶來的是相當安全且有效的治療。
一.類固醇是什麼?

類固醇的又叫做『腎上腺皮質素』,是由人體的腎上腺所分泌,它可以維持體內正常的生理運作,如調節血醣、蛋白質、脂肪、及電解質的代謝,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荷爾蒙。而且具有強力的抗發炎及免疫調節的作用。

二.類固醇的作用
對於一些發炎性的疾病如許多的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腎絲球腎炎、發炎性關節炎、硬皮症、血管炎)、氣喘、過敏性疾病、頑固性溼疹、過敏性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病、腦部水腫、某些發炎性的神經病變及,。

三.類固醇的種類有哪些
可由口服、靜脈注射、外用藥膏、皮膚擦劑、吸入型、肌腱或關節注射及點眼液等種類。

四.使用類固醇的注意事項
1.需按照醫師指示服藥,不要隨意調整劑量或停止服用,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
2.停藥後第二天,可能會覺得全身無力,甚至全身不舒服,幾天後症狀會逐漸消
失。
3.不要空腹時服藥,以免黏膜損傷,造成胃潰瘍。
4.如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時,要經常測血壓及血糖,作為醫師調整用藥的參考。
5.如有身體浮腫的現象,飲食中要減少鹽分的攝取。

◎與醫師合作,發揮類固醇治療的最大效果
類固醇用來對抗身體發炎反應具有立竿見影效果,所以坊間稱它為「美國仙丹」,
但也因為它的副作用而被污名化,使得大家又望之卻步。如果能在避免副作用發生的前提下,使用適當的劑量來發揮其最大的療效,讓疾病獲得控制,然後經適當減藥或停藥,疾病不再復發或反彈,則類固醇的使用可達到最高效益;要達到此目標,就需要病人本身與醫師的配合。此外,勿輕信偏方及厝邊朋友的不當建議,疾病控制穩定的機會更高,才能讓使用類固醇的病友們得到最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意見信箱 | 人才招募 | 網路地圖

大林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622嘉義縣大林鎮民生路二號
電話:(05)-264-8000

Copyright © 2021 大林慈濟醫院 All rights | 管理 |

 隱私權保護政策
 資通安全政策
     
 瀏覽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