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大肚男女 遠離心血管疾病

文│張雅芳營養師

台灣平均每五個人中,就約有一個人屬於中廣身材。別小看腹部肥胖的情況,不僅影響體態美觀、造成活動不方便,若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條件,將增加罹患心血管、糖尿病等的危險性。

台灣成年男性腰圍以九十公分(36腰),女性八十公分(30腰)為準,超過就屬於腹部肥胖。男性腰圍每增加一公分,得代謝症候群機率上升一四%;女生腰圍每增加一公分,得代謝症候群機率增加五%。

除了腰圍以外,也可進一步計算腰與臀圍比例來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若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5,則為上身肥胖,比較有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危險。

現代人壓力過大、生活飲食型態不正常,包括,吃的多、動的少。或是有飲酒及抽煙的習慣,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熱量攝取過多、腹部脂肪囤積,腰圍變粗,進而使身體中胰島素產生阻抗,造成血糖偏高、血壓上升、血脂異常,加上一般普遍缺乏運動,都使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提高。

國民健康局列出五項危險因子中,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即為高危險群,符合三項以上,就可認定為代謝症候群。分別是:

(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2)高血壓:收縮血壓≧130mmHg/舒張血壓≧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100mg/dl。

(4)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5)三酸甘油酯:≧150mg/dl。

想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採用低脂高纖維之健康飲食型態。

(1)油脂方面: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性油脂,減少五花肉、肥肉的攝取,多攝取魚、豆類及堅果類,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機率。建議魚類每週攝取2次富含ω-3脂肪酸之深海魚類,如鮭魚、鯖魚、沙丁魚、秋刀魚…等。

(2)在醣類的選擇上:盡量選用含纖維質多,如燕麥、糙米、全麥,並減少精製糖類攝取,如汽水、果汁、餅乾、糖果、蛋糕、含糖飲料。

(3) 蔬果類:每日攝取3份以上蔬果可降低27%罹患中風的危險性,並降低罹患高血壓風險。建議每日最好攝取5份以上之蔬果,肥胖與血糖高者,建議增加蔬菜而水果以2份為原則。

(4)留意「隱形鹽份」的攝取,如醬菜、豆腐乳、鹹蛋或辣椒醬、蕃茄醬。烹調時可用蔥、薑、蒜、八角調味,可避免從加工食品中攝取過多的鹽份。

此外,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零食,要戒菸、戒酒,多運動來維持健康體重,這樣可預防糖尿病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記得要定期檢測血壓、血糖及血脂肪。

延伸閱讀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滑入顯示的圖片 原本顯示的圖片

 

回首頁 | 交通資訊 | 意見信箱 | 人才招募 | 網路地圖

大林慈濟醫院《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院址:622嘉義縣大林鎮民生路二號
電話:(05)-264-8000

Copyright © 2021 大林慈濟醫院 All rights | 管理 |

 隱私權保護政策
 資通安全政策
     
 瀏覽人次: